当前位置:

周克臣漫谈新闻实务(五):如何给摄影作品精配标题

来源:红网 作者:周克臣 编辑:程赛 2016-01-17 10:38:4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员,湖南省体育局原副巡视员周克臣曾作为一名媒体人,先后担任过《中国体育报》记者、《体坛周报》社社长,被选为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常委、湖南省体育记者协会主席。在其《自言自语》文集的序言中,他认为这一辈子,“最亲密的战友”还是那杆笔。“那杆笔”写下的是对新闻事业忠诚的爱与担当。《论道湖南》频道采撷了作者数篇关于新闻采写技巧的文章,推出《周克臣漫谈新闻实务》的专题报道,期望对新闻业界能丰富实战研究案例,对当下的新闻人的采编工作有所启迪,也为众多的新闻学子打开一扇学习之门。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员,湖南省体育局原副巡视员 周克臣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员,湖南省体育局原副巡视员 周克臣

  摄影艺术品的欣赏者往往不能亲历其境,他们很难体会到优秀摄影作品的真谛和作者的良苦用心。因此,摄影作者在介绍自己的艺术品时,精心创作精彩的标题和文字说明,能画龙点睛,深化作品主题,提升作品艺术层次,引导欣赏者沿着作者的思路对摄影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与作者求得共鸣,认可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作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入感受感情和感知】
  
  大凡我们看一个人,一般是先看他的脸,记住了脸的特点,便认识了这个人;看文章,总是先看标题,标题有吸引力,便忍不住往下看正文;看摄影艺术品,一般是先看画面,如有吸引力,便看标题和说明;标题和说明写得有情有感有知,便会继续欣赏、思考、鉴赏。
  
  艺术鉴赏是艺术欣赏时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据前人总结,人的审美活动有三种:一是直接从大自然中感受美;二是社会生活中的美;三是艺术美。人们在欣赏摄影艺术作品时,从作品形象的视觉感受开始,被直观的艺术形象所打动,脑海中的艺术形象就会逐渐鲜明、生动、真切起来;对许多优秀的意味深长的作品的欣赏,往往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又由理性到感性的多次反复,不断地品味;对那些采用隐喻、暗示等手法表现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艺术品,更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来探寻艺术形式背后的深刻内涵。
  
  2006年10月,我到埃及观赏金字塔,一位当地人骑着骆驼过来,询问我们是否骑骆驼照相。我婉谢后走了。走了一段距离,回头寻找新的角度。这个骑骆驼人正在眺望金字塔,背景是布满白云的天空,我立即按下快门。后来,导游告诉我们,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法老的地位不同,金字塔的大小高低也不同。于是,我想到,人类历史,是追求平等、自由、文明的历史。但是,整个社会,处处等级森严;每一个人,都期望平等,每个人又都想高人一等,希望别人服从自己,服务自己。于是,我便将这些话作为图片说明记录了下来:“每个人都渴望平等,每个人都想高人一等——坟墓也不例外。”
  
  在给摄影艺术作品创作标题时,应当对作品反复品赏,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重新注入自己的感受、感情和感知,体味作品的内在精神,丰富形象内涵,在原有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新意的形象,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得以升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感情态度和不同的世界观和美学观;同一艺术形象,通过不断的再创造,形象会千差万别,感受也会千差万别。所产生的标题和说明词,能够引导鉴赏者的思维,使摄影艺术作品上升到新的阶段,产生永恒的魅力。
  
  【“语不惊人死不休”】
  
  拍摄优秀作品是创作,为摄影作品标题是进一步创作,都是用创造性方法创作艺术品。所谓创造,就是将已知的材料或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出具有新价值的事物或思想。
  
  创作的最鲜明特点是独创性。独创性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新颖性,即新的,没有先例的;意外性,是迄今为止的经验中设想不到的;独特性,是没有可与之相比的;惊异性,是伴有新的价值发现的。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他《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诗中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说,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罢休。表明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他认为,要写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他执着地追求语言的精炼,那怕没有饭吃了,饿着肚子,精炼语言的追求也不放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一生写诗1400余首,语言精炼,成为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又一高峰。我们在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作品标题和说明词的再创作时,应当有这种“死不休”的精神。
  
  一是平时多积累。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发现了好的主题,便记忆下来;创作之前,精心构思好意图,按图索骥去创作。
  
  二是触景生意。在创作中发现了好的镜头,一边创作,一边构思主题,触景生情,产生新的境界。
  
  2007年我到埃及,阿拉伯妇女有裹面巾的风俗,脸是不能在公共场所轻意露出来的。那天我在街上走,看到对面走过来两个女孩子,背景是很具阿拉伯风格的街道,其中一位女孩子忍不住到处看,我伺机抓拍下来。后来写下的说明词是:“不想别人看见,只想看见别人”。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总是要千方百计了解别人的秘密,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活动隐瞒下来。什么放大镜、显微镜、太空望远镜、侦探卫星等等,都是为了看见别人的东西。
  
  三是借鉴他人。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
  
  古人哲人名人有数不清的名言妙语佳句,文学宝库中有许多优美词藻,文人骚客对梅兰菊竹、风花雪月、自然景观的精美描述,都是创作的绝佳境界。只要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多积累,创作时,便会思如泉涌,美不胜收。湖南盛产莲,莲花清新高雅,开放时间长,有二个多月时间;湖南有“芙蓉国”之称。当然,芙蓉不单是莲荷的别称,还有木芙蓉。晚唐诗人谭用之诗《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名句,因为当时湘江一带多木芙蓉。古人歌颂莲花的诗词文章很多,最著名的当数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是湖南道县人,号濂溪先生,是湖湘文化鼻祖。岳麓书院有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他老先生又是周家的,故此,我对《爱莲说》情有独钟,拍摄莲花是我的功课之一,总想通过镜头体现《爱莲说》阐述的境界,体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君子风度,奢望触类旁通,更多地影射人情世俗。
  
  去年夏天,我在君山拍荷花。一朵盛开的荷花上,蜜蜂熙熙攘攘。于是我想起有些人得势时,门庭若市;一旦失势,门可罗雀。便将此幅作品命名为《来访者》,说明词写道:“当你灿烂辉煌时,每一位来访者,都想得到一点甜头。”到了“留得残荷听雨声”时,没有了风光美丽,也没有了“甜头”,“蜜蜂”便不会来了,只有蜻蜓偶尔来歇歇脚。因此,人生在世,一定要“修炼”成“自处超然,处人荡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境界。
  
  今年6月,我去湘潭白石镇拍摄荷花。旭日初升,莲花丛中,飞翔着各色蜻蜓,此情此景,使我对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别有一番体会。在给一张照片写说明词时,我想,如果直接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反而显得苍白平泛。于是,我别其意而用之:“小荷、蜻蜓,使杨万里千古留名。他告诉后人一个真理——意欲青史彪炳,便精彩地歌颂别人!”凡是能歌颂别人的人,几乎都能青史彪炳。在这首诗里,杨万里歌颂了蜻蜓的勤劳与小荷的清纯,并借蜻蜓小荷赞颂了初露头角的新人,千古传颂。魏巍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周立波写了《山乡巨变》、《暴风骤雨》,都是歌颂别人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是歌颂别人的,作者都成为彪炳青史的名人。所以,人生在世,要多讲好话,少发恶言,社会和谐了,自己也留好名。我们拍摄的照片,几乎都是歌颂社会歌颂大自然的。因此,优秀的摄影师,也是青史留名的。
  
  四是注重后期创作。将照片拍回来之后,经过选择,将其中的佳作逐一反复琢磨,悟出道理(即主题),然后根据这个主题提炼文字,创造出标题与说明词。
  
  1986年夏天,武术师刘烈红随湖南代表团赴美国访问前夕,我为他拍摄了一组岩鹰拳照片。作为武术照片,要突出反映练武者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而鹰拳,应突出表现鹰眼和鹰爪。我选择了一张较为满意的照片剪裁取舍,改横片为竖片,突出眼之毒和爪之利。标题为“鹰”,撰了两句说明词:“人的精神气力功,其实,就体现在眼睛和手上。”从文字和画面看,表现的是鹰拳。深入分析,人的精神和气势,都体现在这两个地方。一个人的神,全部由眼睛表现出来;人的力量,全部体现在手上。有些人没有多少“功力”,却摆谱摆架子,其实,只要看一看他的眼神,看一看他手上功夫,便知道他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
  
  后期创作是非常艰苦的工作。唐代诗人卢延让写过一首《苦吟诗》,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要将摄影艺术照片所能表现的真谛琢磨出来,并用精彩精炼的文字予以表述,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难有收获的。
  
  【“六年级水平”】
  
  所谓水平,本意就是水的平面,就是海平面,起点是很低的,陆地上每一块小石头,都比海平面高。所谓“六年级水平”,就是文章写作、艺术创作、演讲谈话,都要以普通人容易接受、凡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看懂读懂听懂为基本原则。
  
  要发挥“六年级水平”,必须高出“六年级”水平。综合素质低,作品的情怀和境界上不来,只能出工匠,不能出艺术家。
  
  谈到水平,使我们想到了水。水很温柔,但一旦发怒,却无坚不摧。每个人都与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没有水,便不能生活下去。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谁会刻意去观察水的美德并用精美的词藻赞扬水呢?诸如水火不容、水火无情、洪水猛兽、水性扬花、水来土掩、水深火热、山穷水尽等等贬义词则随处可见。
  
  我特别喜欢泉水的清纯和冬暖夏凉的秉性,更喜欢瀑布所向无敌的气势。唐朝李忱有首瀑布诗:“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如果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是近景是特写的话,李忱的诗便是远景,很有景深感。我曾经多次观赏黄果树瀑布,2004年5月又到巴西瞻仰伊瓜苏大瀑布。深刻地体会到,水的最伟大之处是包容,不管是从那里流来的水,走到一块便不分你我,汇成巨大力量,奔腾向前。不像人,分帮分派,为了利益,互相倾轧,互相争夺,你死我活。于是,我在说明词中写道:“人,应当向水学习,不管什么流派,走到一起,便互相包容,奔腾向前。”力求用浅显语言阐述深刻道理。我们拍的照片是给大家看的,写的标题和说明词,是为了说明照片所表达的意思,一定要通俗易懂,明明白白,让大家能看懂。
  
  在给摄影作品创作标题和说明词时,一般应当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按近性,即贴近生活,贴近时势,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主题突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不搞故弄玄虚的空中楼阁。
  
  二是独创性。就是前面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讲究表达的角度,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愉悦性。文字自由、轻松、愉悦、快乐,生动活泼,不要让人看了太沉重,不开心。
  
  四是引导性,以小见大,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人们去思考、去求索。
  
  五是艺术性。语言表达讲究艺术,尽量修饰成诗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提炼成警句,体现辨证对比关系,使人回味无穷。
  
  六是准确性。所表现的内容,所引用的词句和典故,一定要准确。
  
  七是通俗性。短小精悍,明白如话,人人都能看明白,不故作高深。
  
  【附录:周克臣摄影作品标题与文字说明赏析】
  
  标题:天安门石狮自白
  
  文字说明:你也称万岁,他也呼万岁,实话实说,只有我万岁。
  
  标题:北京故宫古树
  
  文字说明:人老了,皱纹弯曲了;树老了,枝条弯曲了;岁月老了,历史弯曲了。除了光线,世界上一切都是弯曲的。
  
  标题:黑与白
  
  文字说明:黑与白本来是个统一体,是人故意将它隔开。
  
  标题:宁静
  
  文字说明:人类制造了喧哗,却追求宁静。
  
  标题:黄山山顶矮树
  
  文字说明:山峰越高,它的腰弯得越低,这就叫做聪明。
  
  标题:沙漠绿草
  
  文字说明:价值,不在于拥有财富,而在于战胜艰难。
  
  标题:好望角观海浪
  
  文字说明:不要以为到了尽头,其实你正在世界的中央。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周克臣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1/17/38821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