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庭湖治理如何“生态化”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程赛 2015-03-31 11:16:08
时刻新闻
—分享—

  尽管没有生活在洞庭湖边,但早在孩提时,我就已知道“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烟波浩渺的湖区美景。再后来,我又知道了洞庭湖区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发源地,以及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南熟、天下足”便是有力的证明。只是这一民谚仅仅道出了洞庭湖诸多功能中的一个,即它的经济价值。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过于将目光停留于洞庭湖的经济价值上,而肆意索取,围湖造田、过度i渔业打捞等无所不用其极,还伴有严重的工业污染、非法捕杀湖鸟等,实在令人痛心。于是,这些目光短浅的逆自然行为,终招致“母亲湖”的回击,鼠患成灾、鱼类减少、洪水决堤不断,一百年来面积缩小一半的洞庭湖,水文环境、生态功能被破坏后,经济价值也随之失去,再就是洞庭湖所辐射区域的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彻底改变,往日洞庭的人文色彩日益黯淡。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关乎三湘儿女,乃至整个长沙中下游百姓的生存安危。
  
  实现“母亲湖”的有效治理,这无疑需要所有共识者戮力而为。事实上,关于洞庭湖治理及其方法论,历朝历代各异。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的破坏能力增加与范围扩大,洞庭湖治理难度不断增大,这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线性思维所能应对的。那么,为何以前的治理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失效,又如何从根本上科学而可持续地进行治理,应当是摆在研究洞庭湖的学者及决策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围绕这些,我通读了湖南省著名的历史学家、省参事室副主任李跃龙研究员赠我的《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及《洞庭湖志》(上、下册)等书后,的确受益匪浅。作为省内知名洞庭湖治理研究专家,李跃龙研究员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全面而细致地提练出洞庭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价值,深刻总结了在开发与治理洞庭湖的历史过程中,人与自然博弈的得与失。而且用非常翔实的史科、客观的分析视角,还原了洞庭湖地质构造、湖泊演变、水文情势、水利建设等各方面的演进路径,为认识、研究与治理洞庭湖提供十分珍贵的史料参考、理论指导与实践规范。
  
  李跃龙研究员在《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一书的前言中提到,“一个粮食生产,一个防洪保安,是两道亘古不变的考试试题,一代接一代人走进这个考场”,接着又着重指出“今天的洞庭湖给人类又出了一道新的难题”。所谓“新的难题”即是生态环境难题,一个如何“绿色化”的议题。当读完这一本书,你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至少能获得某种提醒与启发。譬如作者通过将历代治湖所采取的废田还湖与塞口还江、舍南保北与南北兼顾、以蓄为主与以泄为主、蓄泄兼顾,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的“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江湖两利”等治湖策略,置于当时的治理语境中分析,亦使洞庭湖本身的演变融入其中,为研究者与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整体上的审视角度。如此一来,回到生态治理层面,我们不仅可以从现实维度找到治理必要性与紧迫性,更从历史的维度中找到了“生态治理”的依据与必须厘清的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保研究与决策的科学性。
  
  在与李跃龙研究员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在洞庭湖治理研究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即要形成一门“洞庭湖学”。毕竟洞庭湖治理不能片面指向水文、水利、经济、生态的某一方面,也不能截取洞庭湖发展史上的一小段,而是一方面要树立综合性研究视角,不仅看得过去、现在,更要看到未来;另一方面更要着眼湖区与周围整个生态体系来全盘规划等等。这显然对当前研究与治理洞庭湖亦有其意义在。
  
  文/王小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3/31/363850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