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与做法

来源:红网 作者:邓建中等 编辑:程赛 2015-02-10 12:15:17
时刻新闻
—分享—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汇处,国土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辖260个行政村,3011个自然组,人口37万(其中农村人口80429户、25.7万人),是一个集旅游区、矿区、库区、林区、老区于一体的新兴旅游城市和工业城市。
  
  一、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时期的资兴市,面对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为资兴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探索一条科学发展道路。2013年家毫省长到资兴调研时作出了“将资兴市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试点”的重要批示。面对机遇和挑战,资兴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顺应民意、审时度势,确定了“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一湖两线”,用3年的时间着重把10个乡镇、100个村打造成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带,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力争2016年把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市”打造成“示范市”,确保率先在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资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郴州市委的战略部署,按照家毫省长作出的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按照“六个一体化”的思路,大力实施“十化工程”。
  
  (一)一种理念做到底,下好先手棋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既是政治任务,又是民生任务,思想统一是基础,工作理念是关键。一是强化忧患意识,解决“为何抓”的问题。资兴是中部百强、全省十强,发展基础好、“国字号”荣誉多。但市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忧患意识,坚决摒弃“小富即安”、“居功自傲”的错误思想,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瓶颈的系统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早抓、实抓、重点抓。二是强化整体意识,解决“怎么抓”的问题。围绕全面小康总目标,以规范农村村民建房为切入点,把城镇与乡村贯通起来、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富民与强市联动起来、个性与共性统一起来,打造园区、景区、城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建设环东江湖生态功能区、泛唐鲤东城乡统筹先行区和东部乡镇特色新农村示范区三大经济板块,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强化改革意识,解决“抓什么”的问题。推进城乡统筹,把资兴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根本靠改革。注重打破城乡分割的规划格局,创新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文化下乡,确保农村人口有序流动、权利有序置换、产业有序集聚,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新机制。
  
  (二)一张蓝图绘到底,铺好致富路
  
  坚持把加强农村规划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第一抓手,抓早抓实抓特色。一是高品位规划,想在前。坚持专家设计、村民参与相结合,既重顶层设计、又重基层民意。邀请加拿大AIM公司、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单位为资兴城乡建设“把脉问诊”,邀请湖南省社科院编制了《资兴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研究》,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孟伟领衔编制了《资兴市生态文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资兴市情制定出台了《资兴市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资兴市2014—2016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方案》等系列文件,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保护乡村元素、协调自然元素、增强现代元素,使乡村更美、乡韵更浓、乡味更足。全市共完成20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建立了城乡发展规划体系。二是高标准建设,走在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按照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创业就业、社会管理”的“六个一体化”目标,规划总投资5亿元,打造东江双溪洞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市财政分三年投入资金1.5亿元,可撬动民间资本和项目资金30亿元,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用3年时间,在环东江湖沿线和S322线、S213线,建设100个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三是高效益投入,做在前。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实行分级投入、定向调控、精确“喷灌”。从2014年起每年市财政安排1000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同治”。通过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序化工程,改变了城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每年投入5000万元推行“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实现“两免一给”,促进农民转身、农业转型、农村转变。每年安排村级运转经费1568万元……用“真金白银”推动发展。
  
  (三)一架犁耙耕到底,种好试验田
  
  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理念,大胆破题、积极创新,积累经验,蓄势发力。一是探索“四项机制”,促进先行先试。全面落实郴州“1+7”体系,探索城乡户籍、农村产权、权利置换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争创全省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区。推进“简政放权、扩权强镇”试点,下放52项县级管理权限。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整体打包给种养大户、规模企业,规划总投资7.3亿元的“两片三线十庄园”10个现代农庄项目全面启动,流华湾休闲农业庄园、绿色家园、移民科技示范园等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坚持“四项原则”,实现新村新貌。坚持“宜迁则迁、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联则联”的原则,创新建房模式,拓宽建房渠道。针对地质灾害点、低洼洪患区、采煤沉陷区、林业棚户区、生态保护区等不宜建房的村庄,实行避险搬迁、棚户改造、生态移民,择址新建集中安置小区。突出农村环境整治,复垦“空心村”土地,建立产业基地,消除了旧村面貌,节约了土地资源。探索镇企联建、村企共建的模式,重点打造了兴宁“元合”新镇、“湘天下·蓼江小镇”等样板项目。三是实现“四个转变”,惠及民生民本。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辅农,大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粗浅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1—6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2.0%。规模工业增加值90.96亿元,同比增长13.0%。固定资产投资110.64亿元,同比增长30.3%。地方财政收入11.46亿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49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5元,增长12.9%。呈现出速度提高、质量提升、结构提优的新局面。
  
  (四)一把尺子量到底,定好风向标
  
  针对“不会抓、不敢抓、不愿抓、无标准抓”的问题,注重完善考核体系,明确标准、传导压力,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是共性考核,促提升。严格按照全面小康指标,实行“一村一策一台账”,一条一条定措施,一件一件抓提升,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2013年在全省二类县市区中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8.9%,排名第一。明确示范村建立“十化”标准,即建房规范化、墙面图美化、村四旁绿化、沟渠路硬化、聚居点亮化、产业标准化、村庄洁净化、禽畜圈养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化的“十化”标准,做到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二是差异考核,促特色。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差异化考核、特色化发展”体系,加大城乡统筹发展考核权值,不再“唯GDP论英雄”、不再考核财政收入,解决了一张“试卷”考到底的问题。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进行了重点宣传推介。示范村建立“共性+个性+群众满意度”考评机制,促进完成规定动作,强化创新自选动作,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激发了发展活力。三是捆绑考核,促合力。坚持重心下移、资源共享,组织100家市直机关、24家重点企业分别与示范村结对子,安排领导干部、政法干警、法律顾问联系村,开展“心连心”活动,帮助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情况与市直单位综合绩效考核、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双向挂钩、捆绑考核”,凡是统筹城乡发展考核不合格的,一律取消评先评优,形成了城乡统筹、多方联动、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三、几点启示
  
  1.市场导向、政府引导是原则
  
  城乡一体化在区域功能定位、建设项目等方面要坚持市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策划项目,形成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产业发展为农民就业提供机会,就业为农民变为市民创造条件的良性循环。只有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融入城市生活方式,才能使城乡统筹落到实处,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干预过多。要在宏观政策解读、发展方向上帮助把握,在规划编制、项目策划上给予指导,服务到位,在基础设施公益性建设项目上给予支持。
  
  2.统一规划、顶层设计是基础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中若不注重整体规划就会导致重复拆迁与重复建设、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因此,城乡规划一定要按照能力和可行相结合的原则,编制高起点、全方位的城乡统筹建设规划,将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规划体系,不能只见新村不见新人。更为关键的是,对经过全面论证后制定的规划,要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不能朝令夕改、频繁调整或只是墙上挂挂。
  
  3.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是关键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充分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决定一体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村集体的作用,发挥能人志士的作用,发挥民营企业等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是方法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既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又要注意将别人的发展理念及创新思路结合应用,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创造符合各地情况的一体化模式。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塑造典型,坚持示范带动,从而推动城乡一体不断向纵深发展。
  
  5.政策支持、增加投入是保障
  
  城乡一体化是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方面要通过实施机制、制度改革,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创新各种机制、制度,破除城乡之间的体制障碍,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要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重,在公共资源配置上逐步使城乡均等化,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
  
  (作者邓建中系中共湖南省资兴市委副书记;刘晓冬系资兴市七里学校副校长。本文由《中国乡村发现》授权发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邓建中等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2/10/36005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